善良的实用价值

  我个人对此有过体会:这人一开始就会给你良好的印象,从彼此陌生到成为朋友只是72小时内的事。多日的相处之后,他(她)用尽了善心,将你感动得一塌糊涂。忽然有一天,他(她)可怜巴巴地提出一个要求,你会毫不犹豫地答应……以后的日子里,各种要求会不时出现,直到有一天,某个要求触及你的人格尊严问题……于是,你开始考虑拒绝,但又觉得对不起他(她),陷入内心的困惑与矛盾中。然后,你开始怀疑自己,紧接着怀疑对方。渐渐地,他(她)的善良成为你的心理负担……你不得不开始退缩、回避……   如果将善良投资到人际中,它会有很高的实用价值,不在近期,就在远期。这是一些有远见的聪明人深深懂得的小道理。因此,这些人在投资他(她)的善良时,往往有迫不及待的表情,令你感觉不安,感觉自己像条鱼,承受着钓翁劈头盖脑撒下的饵。   “有目的”决定了善良的虚伪,“无目的”决定了善良的真诚。但有时候我们难以判断面前的善良到底有没有目的——尤其是那种作为长期投资的善良。因为从表象来看,善良的面目大抵相似。这是令人厌倦的事,当善良也需要接受者去掂量的时候,当时的场景是很滑稽的。   生命中类似这样的尴尬还有一些,你既不想接受,也不便断然拒绝,只好哼哼哈哈,原本清晰的面孔忽然间变得模糊了;但对面的那张笑脸却非常明确,他(她)拱着手,将善意写在嘴上,落实在细小的行动上,直盯着你的眼睛,似乎看透了你内心对善良的渴望——此时,善良其实也是人性中一个可以利用的弱点。   这种人是可恶而又可怕的,他(她)深知:即使虚伪的善良,也比恶更具有深层次的力量。恶的力量体现在攻击性,而伪善的力量体现在包围性。简单地比喻:恶是一把刀子,而伪善是一张网;恶直接针对肉体,而伪善则是对心灵的渗透。还有一点不同是:恶往往惧怕站在阳光下,而伪善则可以堂而皇之地公然表达。   当善良到达这一步时,它就是恶的化身了。恶是追求短期实用价值的,伪善又何尝不是呢?所以我想简单地定义一下:一切追求实用价值的善良都是伪善。